作为环境可靠性测试的核心设备,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。科学的日常维护与高效的故障排查,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、保障测试工作连续开展的关键,具体操作如下:
一、日常维护核心要点
(一)清洁保养
每日试验结束后,需清理试验箱内胆杂物与残留样品,用干燥软布擦拭内胆及观察窗,避免腐蚀性物质残留。每周清洁空气过滤网,拆卸后用压缩空气反向吹扫,若滤网破损需及时更换,防止灰尘堵塞影响风道循环。每月擦拭设备外壳,保持散热口通畅,同时检查箱体密封胶条,若出现老化、变形需及时更换,确保保温密封性能。
(二)部件检查与校准
定期检查制冷系统,观察制冷剂管路有无泄漏、结霜异常,每季度检查压缩机运行声音与温度,确保制冷效率。每月校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,使用标准温度计对比测试,误差超过 ±0.5℃时需及时校准。此外,需定期检查电气线路连接情况,紧固松动端子,避免接触不良引发故障。
(叁)耗材与环境管理
根据使用频率,每 6-12 个月更换一次制冷系统干燥剂与润滑油,确保制冷回路清洁。设备运行环境需保持通风干燥,温度控制在 5-35℃,避免阳光直射与剧烈振动,远离易燃、腐蚀性气体。



二、常见故障排查方法
(一)温度无法达到设定值
若升温缓慢,先检查加热管是否损坏(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),再排查风道是否堵塞、密封胶条是否漏气;若降温不足,需检查制冷剂压力,判断是否泄漏,同时清洁冷凝器灰尘,确认压缩机是否正常启动。
(二)温变速率不达标
首先检查风速调节是否正常,滤网是否堵塞,其次校验温度传感器精度,若传感器故障需及时更换;若仍未解决,需检查制冷系统与加热系统功率匹配性,必要时联系厂家检修。
(叁)设备报警故障
电压异常报警需检查供电线路与接地是否良好;过载报警则需排查压缩机、风机等部件是否卡滞,及时清理异物或更换损坏部件。
日常维护需建立定期台账,故障排查遵循 “先外观后内部、先电气后机械" 的原则,复杂故障建议联系专业技术人员处理,避免自行拆解造成二次损坏。